亚美体育亚美体育亚美体育2023年,中国国内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全面复苏,或许真正意义上的启动,已经全面展开。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中国人而言,时代的脉动,往往反应过来的时候,不是烈火烹油,就是巨浪滔天,而对时代浪潮到来以前的细节和关键动向,并不敏感。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并没有揶揄的意思,只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抓住时代和环境给出的信号,提前准备,未雨绸缪,获得更好的发展。
这篇文章,就将为大家梳理两个2023年春节假期以后,在中国国内已经确定,并且实施落地的重要政策动向,深入挖掘和分析这两个政策动向背后的本质和意图,基于分析,有依有据,有深度有态度的对接下来中国国内经济的可能走向与发展,进行理性研判。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头条独家文章,抄袭搬运必究!(有看到抄袭搬运的读者朋友也请帮忙举报一下,原创标签只有在头条平台。感激不尽!)
2023年刚刚开始,西部省份山西,就全国第一个,开启了体制缩编的大动作!
山西正在疯狂砸“铁饭碗”,从省会太原到下面的多个地级市,有6个人口低于15万的县城正在疯狂的压缩机构,
总的来看,每个县城的机构数量减少30%以上,事业单位减少20%~76%,超1000个编制消失,几十乃至上百个科级干部优化,
就在几百万大学毕业生疯狂考公,清华北大扎堆小县城的时候,山西却兴起了另一股别样的“毕业季”。
第二点尤其关键,小地方依赖于大城市的财政转移,但是这两年大家的粮库也在收缩。
全县9个县委机构减至6个,26个政府部门减至16个,133个事业单位砍掉29个。
这个“砸铁饭碗”动向的背后,大背景和主线就是,山西省正在对“人口小县”进行大改革:
官方资料显示,娄烦县截至2021年总人口仅仅12.6万人。这只是户籍人口,本地实际有多少人呢?会不会很多人已经不在本地生活?
这份名为《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到了“人口流失县城”:
在更早之前,国家还提出了“收缩性城市”的概念。最典型的就是东北鹤岗,三四万元就能买套房,让人感慨万千。
比如,人口流失的速度如果过快,难免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这就需要提前排除隐患。
换一个角度来看:山西“铁饭碗”被打破或许只是人口负增长连锁反应下序幕的开始?
进入2023年以来,已有河北、贵州、青海、安徽四地先后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至此,全国范围内,共有15个省份最低工资标准大于或等于2000元。
2月6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通知,决定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新调整的最低工资标准包含了劳动者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自2023年3月1日起执行。
安徽新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共有四档,分别为:2060元、1930元、1870元、1780元。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共有四档,分别为:21元、20元、19元、18元。
而在安徽宣布之前,2023年河北、贵州、青海三省已正式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河北自1月1日起执行新的月最低工资标准,三档分别为2200元、2000元、1800元。调整后,对应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第一档每小时22元,第二档每小时20元,第三档每小时18元。
贵州新的最低工资标准自2月1日起执行。根据新标准,全日制用工月最低工资标准,一类地区为1890元,上涨100元;二类地区1760元、三类地区1660元,均上涨了90元。非全日制用工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一类地区19.60元,二类地区18.30元,三类地区17.20元。
青海从2月1日起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此次调整是青海自1995年建立最低工资制度以来,第11次调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此次青海月最低工资标准由现行的1700元调整为188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15.2元调整为18元。
上述四地调整后,全国已有15个省份最低工资标准加入“2000元俱乐部”。其中上海最高,为2590元。紧随其后的是:北京(2320元)、广东(2300元,其中深圳2360元)。
经济周期的哪一个阶段,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都是一件大事,更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转折信号。
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这个事情不简单,而是社会财富再分配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落地环节。
对于绝大多数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生存发展的普通个体来说,这个动向,不管是从现实意义,还是认知层面来说,绝对比什么楼市股市波动,宏观政策变化等等的“大词儿”更为重要。
这不是一个开端,也不是一个终点。今年在调整,去年在调整,前年也在调整。未来呢?当然还会继续调整。甚至,回到了经济周期中的复苏期之后,这种调整频率还会越来越高,幅度还会越来越大。
分配调整,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说明国家正在全面发力,努力按照设计好的既定路线前进。
毋庸置疑,没有争议,这绝对是2023年开年以来最鼓舞人心,提振信心,重塑预期的好消息。
如果有其他看法的,不好意思,那就是站在所有普通人民对立面,心思不纯的坏人。
两个动态,一个是国家体制的机构压缩,一个是正式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实际上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方向,那就是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性。
这个认知和观点非常重要,也揭示了接下来,中国这个国家亚美体育官方,在经济复苏和后续发展道路上的思路。
那就是:在存量,低速,以及追求质量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上,不惧艰难和挑战,一路向前。
2022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按年均汇率计算约合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达85698元(合12741美元),比上年实际增长3%;全年外贸增长7.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功不可没;在全球面临通胀压力的背景下,中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只上涨2%。
取得上述成绩的确来之不易,它主要得益于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一揽子”政策对冲了各种风险。
然而,当前中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特别是全球经济增长减弱将导致外需下滑,抑制中国扩大出口,同时中国经济恢复又会扩大进口,从而使外贸顺差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回落。
中国2023年经济复苏几乎是确定的事件,但要充分预见到经济重启的艰难和明年复苏之路的坎坷。
对于处于线年而言,恢复国内民众和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是当务之急,是经济可持续复苏的关键。
不谈宏观大词,只看个体和民众,2023年,中国经济实现复苏,持续发展,从当下种种国家的政策和动作来看,存量改革,集中力量,信心工作前置,降本增效,应该是一条比较明确和具有确定性的主线。
但是这样的空间,并不是简单的数据对比就能顺利转化,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和特色。
居民,政府部门作为最终消费者,在“过紧日子”的背景下,其增长并不令人期待,因而促进消费的关键就在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总数和占GDP的比重。
经济局面没有打开,经济增量没有出现,经济活力没有全面恢复以前,政府的管理成本受到压缩是必然,但是这不能给经济环境带来多少增量。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助于增加劳动收入,这话如果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可能有疑问,但在奔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中国不应该被质疑。于是,问题就变成了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从外向型的低端制造业起步,不断吸纳土地、劳动力,以及全球资金、技术,把全门类的制造业体系完善起来,并不断升级,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要素投入效率在降低,而在现阶段,要改变全要素配置的效率,提升投资的乘数效应,就必须通过科技应用,改变产业内部的产出模式,形成新的动能,从而带来新的吸纳要素的能力。
这一逻辑,从工业革命以来,历经电子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互联网应用等技术大规模应用场景的发展,而不断被验证。
在2023年,在技术革命和创新还难以马上“补齐短板”的时候,构建公平的社会环境,优化第二三次分配制度,提升医疗、教育、社保水平,为共同富裕筑牢基础制度,可能更为直接和重要。
简单直接一点,就是规划和环境不一样了,有些曾经的盈利和赚钱逻辑和方法,也注定行不通了。
2023年,随着疫情管控放开,人们对2023年充满期待,起码大家都会努力生活,毕竟生活不如意不再有“疫情影响”的借口,但是大环境“乍暖还寒”,依然需要默默承受,未知的前路上,“绿柳才黄半未匀”。
以上,就是对2023年中国经济领域两个重要的政策动向,进行的专题梳理和深入分析内容,和各位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交流和分享。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